媒体报道
泰州市召开《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》专场新闻发布会
  • 信息来源:泰州新闻网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02-02 15:59
  • 浏览次数:

岁末年初,全国范围内连续发生多起有影响的重大事故。为推进我市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,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,2月1日,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,解读《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,并对当前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进行分析研判,提出对策建议。

“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,暴露出我市在应急指挥、预警与响应联动、防洪排涝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短板。制定《实施意见》,旨在建立我市防灾减灾救灾‘一张图’,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。”市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徐旭东说。

《实施意见》主要包括指导思想、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三部分,明确“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组织体系、完善灾害预防体系、提升综合减灾能力、完善救援救助体系”4个方面12项工作任务。

防灾减灾救灾,关键在于关口前移,事前预防。《实施意见》强化了“以防为主,防抗救相结合”的方针,明确“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,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,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”的指导思想,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、护林员、灾害信息员和志愿者作用,建立临灾预警“叫应”机制,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,把握工作主动权。

与此同时,《实施意见》强调,通过开展分灾种、分区域、分时段、分强度的自然灾害过程监测,强化致灾因子精准化分析,推进关键灾害要素及次生灾害的全链条识别研判,提高中短期预报能力及短临预报精度,实现对重大灾害的超前预警。

基层是发现风险隐患的“触角”,也是应急处置的第一道防线。为此,《实施意见》还创新实施基层村(社区)综合减灾能力提升工程,探索制定基层村(社区)综合减灾能力提升工作指南地方标准,加强和规范乡镇(街道)消防工作站及村(社区)微型消防站建设,持续提升基层隐患排查和救早救小的防范处置能力。

发布会上,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、执法监督局局长吕伟介绍,我市一季度雨雪、冰冻等极端天气多发,春运、春节等重要时段来临,重大活动集中开展,人流、物流集聚频繁,各企业节前抢工期赶进度、节后复工复产等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增多。为此,我市深入分析研判安全生产的主要风险,并明确防控措施和建议。

针对雨雪冰冻、雾霾等气象灾害,住建等部门要及时组织人员、设备,清理重要区域、交通干道冰雪和倒伏树木;公安部门要加强雨雪冰冻、大雾等恶劣天气下的道路管控,强化现场指挥、交通引导、限速限行等措施;应急部门要督促加强设备运行安全管理,及时发布企业防冻防凝工作建议,防止各类管道阀门堵塞、冻裂,避免发生事故;供水、供电、供气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类管网、线路、设施的检查,一旦出现停水、停电、停气等情况,迅速组织抢修。

针对水旱、农业灾害,水利部门要科学精准调度各类水利工程,沿江各口门积极引水,保障内河水位,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。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设施农业和种养殖业经营户,提前做好防范措施;抓好小麦、油菜等作物促壮控旺,适当追施腊肥,提高植株抗逆性,确保幼苗安全越冬;及时检修加固蔬菜大棚设施,做好棚内温湿度调控;灵活采用小水浇灌、追肥、保温等措施,严防倒春寒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分享到